Copyright 2010-2025 第九旅行 Rights Reserved.

去四川玩一個星期需要花多少錢?一份實用又生動的7日旅行預算全解析 💸🏞️

2025-10-30 作者:第九旅行

如果你正打算在假期裡去四川走走——看九寨溝的彩林、峨眉山的雲霧、都江堰的古韻、成都的大熊貓與美食街——那一定會有這樣一個問題:

「去四川玩一個星期,到底要花多少錢?」

這個問題看似簡單,其實答案因人而異。不同的出行方式、住宿標準、交通選擇,都會讓花費有天壤之別。本文綜合了最新(2025年10月)市場資訊與旅行者實測數據,為你拆解出一份真實、詳細、實用的四川7日花費指南。

無論你是學生背包客、家庭出遊,還是想體驗高端定制的旅行者,這份攻略都能幫你快速制定預算,讓你花得明白、玩得自在。 🌄


🧭 總體花費概覽:四川7日行預算範圍

根據出行方式和消費檔次的不同,四川一週旅行的整體預算大致分為以下三檔👇:

💰 消費類型 💼 預算區間(人均) 🏕️ 特點簡介
經濟型自由行 約 2500 ~ 3500 元 以火車/大巴、青年旅舍或經濟型酒店為主,注重性價比,路線集中在成都及周邊城市。
舒適型自由行 約 4000 ~ 6000 元 兼顧性價比與舒適度,通常包含九寨溝、樂山、峨眉山等經典路線,住宿與交通更便利。
高品質/豪華型自由行或包團 約 8000 元以上 飛機+包車出行,高端酒店住宿,注重私密與深度體驗。
跟團遊(含門票+住宿) 約 1200 ~ 3000 元 適合不想規劃行程的遊客,費用固定、省心省力。

💡 小結:一次四川7日旅行的平均開銷,自由行人均約3500~6000元跟團遊人均約1500~2500元。當然,如果你追求更高體驗,預算上不封頂。


🚗 花費構成大揭秘:錢都花在哪?

四川的旅行開銷主要集中在五個方面:交通、住宿、餐飲、門票和其他雜費。以下逐項拆解,幫你算清楚每一筆花銷👇

🚆 1. 大交通費用(占比約30%)

這部分花費主要取決於你從哪裡出發。四川以成都為中心,交通十分便利:

✈️ 飛機(適合節省時間的遊客)

  • 東部城市(如北京、上海、廣州)往返成都:淡季約 1000~1500 元,旺季(暑假/國慶)漲至 2000~3000 元。
  • 中西部城市(如西安、重慶、貴陽)往返成都:往返約 600~1000 元。

🚄 高鐵/火車(適合預算有限者)

  • 周邊省份(如重慶、雲南、貴州):單程 150~300 元。
  • 長途臥鋪(如廣州、南京方向):往返約 600~1000 元。

🚙 四川省內交通

  • 市內交通:成都地鐵+公車一週約 100~150 元。
  • 長途景點交通:
    • 成都 → 九寨溝:大巴單程 120~150 元,高鐵+大巴組合約 200 元。
    • 成都 → 樂山/峨眉山:高鐵單程 60~80 元。
    • 包車(多人同行最划算):日均 300~500 元/車,人均約 100~150 元。

省錢貼士:提前預訂機票(尤其淡季),或選擇高鐵+拼車結合方式,可節省約30%的交通成本。


🏨 2. 住宿費用(占比約25%)

四川住宿選擇極其豐富,從青年旅舍到五星度假村應有盡有。

住宿類型 每晚參考價(人均) 特色
青年旅舍/經濟型酒店 ¥80–¥200 乾淨實用,適合獨行或學生族
特色民宿/中端酒店 ¥200–¥400 舒適溫馨,具地方文化特色(推薦九寨溝藏式民宿)
高端酒店/度假酒店 ¥400–¥800+ 適合家庭度假或情侶出行,配套完善景觀優美

6晚合計:

  • 經濟型:約 600~1000 元
  • 舒適型:約 1200~2400 元
  • 高端型:約 2500~4800 元

🌙 小建議:成都市區推薦春熙路、寬窄巷子、太古里附近;九寨溝推薦溝口民宿,步行即可達景區入口。


🍜 3. 餐飲費用(占比約20%)

四川美食是旅途中不可錯過的亮點,麻辣鮮香兼具,既能吃得盡興又能掌控預算。

🍢 經濟型(街頭小吃)

  • 早餐:6~15 元(豆漿、包子、鐘水餃)
  • 午/晚餐:30~50 元(冒菜、串串香、蓋飯)
  • 日均約 70~100 元,七天總計 500~700 元

🍲 舒適型(特色餐館+體驗餐)

  • 地道川菜、藏式火鍋、翹腳牛肉為主
  • 日均 100~150 元,七天總計 700~1000 元

🍖 高端型(網紅+主題餐廳)

  • 高端川菜館、川劇變臉晚宴等
  • 日均 200~400 元,七天總計 1400~2800 元

💡 推薦必吃:成都的龍抄手、張老坎火鍋、甜水麵;樂山的翹腳牛肉;九寨溝的藏式烤肉與青稞酒。


🎫 4. 景點門票(占比約20%)

景點 門票價格(旺季) 說明
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 ¥55 建議早上7:30前入園,可看活躍熊貓寶寶
都江堰景區 ¥80 世界文化遺產,建議與青城山連遊
峨眉山 ¥160(門票)+ ¥90(觀光車) 乘索道往返加 ¥120
樂山大佛 ¥80 遊船票另計 ¥70–90
九寨溝 ¥220(門票)+ ¥90(觀光車) 旺季需提前預約
黃龍風景區 ¥200(門票)+ ¥80(觀光車) 海拔較高,注意保暖

綜合預算:

  • 普通行程(3–4核心景區):約 400~600 元
  • 深度遊(九寨溝+峨眉山+樂山):約 800~1000 元

🎟️ 貼士:提前在官網或攜程、美團購票享折扣;學生證、教師證、長者證、軍人證皆可享半價或免票。


🧳 5. 其他雜費(約占5%)

  • 保險:20~100 元(建議購買旅遊意外險)
  • 紀念品:200~500 元(熊貓玩偶、火鍋底料、蜀繡)
  • 零食飲品:每日約20元,共140元
  • 應急備用金:200~300 元

綜合約 400~1000 元。


🌄 四川7日不同檔次預算對照表

檔次 交通 住宿 餐飲 門票 其他 💰 總計(人均)
經濟型(學生/背包客) 1200 900 600 500 200 約 3400 元
舒適型(家庭/情侶) 1800 1800 800 600 300 約 5300 元
豪華型(深度體驗) 4200 3000 1500 800 1000 約 10500 元

💬 一句話總結:預算3000元能玩,5000元能玩好,8000元能玩出格調。


🧍‍♀️ 自由行 vs 跟團遊:哪種更適合你?

對比項 自由行 跟團遊
💡 自主度 完全自由,靈活安排行程 旅行社統一安排,節奏固定
💸 費用 約 3500~8000 元/人 約 1200~2500 元/人
🚗 交通 高鐵/包車/拼車 大巴或飛機+大巴
🏨 住宿 自行選擇,品質可控 含於團費
🍽️ 餐飲 自行安排,多樣靈活 團餐為主,選擇受限
📍 適合人群 喜愛探索、注重體驗者 想省心、不想規劃行程者

✅ 建議:

  • 第一次去四川 → 選「舒適型純玩跟團遊」(避免購物團)
  • 有旅行經驗 → 推薦「自由行或定制包車遊」,靈活度更高

💡 旅行達人省錢技巧

  1. 提前預訂機票/酒店 ✈️:提前1~2個月可省20%~40%。
  2. 避開高峰期出行 🗓️:淡季(11月至次年3月)價格最低。
  3. 使用公共交通 🚇:成都地鐵覆蓋廣,出行方便。
  4. 拼車代替包車 🚐:成都有大量合法拼車平台,費用可省一半。
  5. 關注景區優惠 🎟️:部分省份有「感恩門票減免」活動。
  6. 自帶乾糧與水 🥤:景區內餐飲價格偏高。
  7. 善用APP優惠 📱:美團、攜程、飛豬等平台常有優惠券。

📅 四川7天6晚行程參考(經典路線)

天數 行程安排 預計花費 亮點
Day 1 抵達成都 → 寬窄巷子 → 錦里 → 春熙路夜市 ¥120 感受成都慢生活,初嚐川味
Day 2 都江堰 + 青城山一日遊 ¥200 世界文化遺產,古韻山水
Day 3–4 成都 → 九寨溝(住溝口)深度遊 ¥700 彩林、瀑布、原始森林夢幻之旅
Day 5 黃龍風景區 → 川主寺藏寨 ¥250 高原彩池+藏族風情
Day 6 樂山大佛 + 夜遊三江 ¥300 世界最大石刻佛像
Day 7 返回成都 → 逛街購物返程 ¥100 購買火鍋底料、熊貓周邊

總預算(含交通+住宿+餐飲+門票):

  • 經濟型:約 ¥3500
  • 舒適型:約 ¥5000
  • 豪華型:約 ¥9000+

🧳 季節與預算浮動提醒

影響因素 對預算的影響 建議
🌤️ 旅遊旺季(7–8月、國慶) 酒店漲30%~50%,機票漲50%~100% 提前預訂或錯峰出行
❄️ 淡季(11月–次年3月) 門票降20%~50%,人少景美 適合預算有限者
📍 行程延伸(稻城亞丁、四姑娘山) 額外 +1000~2000 元 建議增加2天行程
🏠 住宿地段 市中心較貴,郊區可低30% 提前查看地鐵線路

🌈 四川的美,不止值回票價 ❤️

四川是一片能讓人「慢下來」的土地:在成都的茶館打盹、在峨眉山看雲海、在九寨溝聽溪水、在藏寨喝青稞酒……每一處風景都值得細細品味。

旅行的意義,不只是看風景,更是體驗生活。花多少錢不是重點,能用合適的預算換來心裡的滿足,這才是一場好旅程的價值。

🎒 無論你的預算是 3000 還是 10000,四川,都能給你一次難忘的七天。


📌 總結

  • 平均花費範圍:
    • 自由行:3500~8000 元/人
    • 跟團遊:1200~3000 元/人
  • 推薦行程:成都 — 都江堰 — 九寨溝 — 黃龍 — 樂山 — 峨眉山
  • 節省關鍵:提前預訂 + 錯峰出行 + 精選交通方式

✨ 願你帶著輕鬆的心情、合理的預算,去遇見四川的雲、山、水與味。

立即諮詢 立即諮詢行程定制師

為你甄選的訂製行程

精選跟團產品推薦

企業微信加微信联系
邮箱咨询邮箱咨询
WhatsAppWhatsApp咨询